2025年7月11日-13日,2025 广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医师分会年会在穗举办。会上,一位特别嘉宾东东的到来让人倍感惊喜。
2005年7月10日,只有6个月大的东东因为先天性胆管闭锁、胆汁性,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接受了亲体肝移植手术,是广州地区首例亲体肝移植患者。
20年过去,襁褓中的婴孩健康长大,现在是一位大二学生,东东感慨地表示:“二十年前,是肝移植手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患儿像我一样重获新生。”
东东与当时手术医生之一刘超教授合影。上图为2005年,下图为2025年。
广州地区首例亲体肝移植
2005年5月,只有几个月大的东东出现全身皮肤发黄、尿黄、腹胀、腹水,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确诊为先天性胆管闭锁。先天性胆管闭锁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很容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据当年为东东手术的医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及肝移植学科带头人刘超教授回忆,前来就诊时东东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有严重肝腹水、肝硬化和肺部感染,唯一的办法只能进行肝移植。
手术由医院肝胆胰外科王捷教授、刘超教授等专家进行,先从母亲体内取出190克肝脏,再经过7小时的紧张手术,将肝脏移植到小东东体内。
手术难度极高,由于患儿年龄小、体重轻,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充满挑战。凭借医疗团队精湛的医术,这场高难度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成为广州地区首例亲体肝移植案例。术后,东东恢复良好,这个结果让所有人为之振奋。
在这次治疗中,医院主动承担了手术核心费用,并积极联系社会爱心资源,多位热心人士闻讯后慷慨解囊,迅速补足了剩余的资金缺口。
术后的定期复查、随访里,当年的手术团队20年来与东东不间断地联系,不仅对东东身体康复情况格外关注,更对东东的心理和生活给予关心。
当年在生死线上徘徊的小婴儿,在家人的悉心照料和医护人员的关怀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运动、享受校园生活,并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大学。
东东术后在ICU。
活体供肝移植受体5年生存率达91.3%
“先天性胆管闭锁的发病率约为1:10000,中国大陆每年近千名孩子出生后诊断出有先天性胆管闭锁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需要进行肝移植。”刘超教授透露,有的患者或家人对肝移植有顾虑,一是经济原因,二是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担忧。
“有的患者或家人担心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问题,东东正好是一个鲜活的案例,证明中国在肝移植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经很成熟,患者预后比较好。”刘超教授介绍,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肝移植手术已逐渐成为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方案,为众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近年来,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为器官捐献和移植构建了坚实保障;整体医疗水平的快速提升,促使肝移植手术规模稳步扩大。
据介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脏移植中心自2019年6月至今完成肝移植500余例,其中因先天性胆道闭锁行肝移植20例。
技术的创新与优化,显著提高了肝移植的质量。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活体供肝移植(LDLT)受者术后 1 年、3 年、5 年生存率分别高达 93.6%、91.8%、91.3% 。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通讯员黄睿 陈贤 刘文琴 李珏菁
力创配资-力创配资官网-配资排排网-炒股配资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